3月15日晚8点,央视315晚会如期播出。对于这个“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,各位小伙伴也越来越重视,毕竟人人都是消费者,我们也有权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此次晚会曝光了,男运营冒充女主播劝唆粉丝打赏,其中不乏未成年;某方便面品牌老坛酸菜制作乱象,工人们脚踩拖鞋,随意抽烟……
而作为问题最多的支付行业,央视也是重点关注,比如POS机刷卡却暗藏各种消费“陷阱”、POS机押金难退、诱导办理信用卡分期业务、信用卡强制捆绑、买卖支付账户……各种支付行业的丑态屡见不鲜。所以今天宇诚易跟大家聊聊支付行业的五大坑,让各位小伙伴及时避坑。
POS机刷卡的消费“陷阱”
随着信用卡的普及,POS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,因此,部分推销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,在推销POS机时含糊其辞,故意隐瞒部分费用。办理机器的时候,承诺是0.6%的费率,但当用户使用的时候,却被莫名奇妙多扣钱。
在跟推销人员沟通了解后,用户才得知,除了最基本的费率外,用户还需缴纳”押金“、”流量费“、”秒到费“………这无疑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,并且推销人员不主动告知这些费用,也是留不住客户的,后续也是很容易被替代的,还严重的扰乱了支付行业的秩序。
POS机押金难退
自从央视“315晚会”点名了POS机销售中存在的问题,其中电销和网销受到了严格的管控,但POS机押金问题却愈发突出,在各大投诉平台上,押金退还成为了重灾区。
部分销售人员会告知用户,先刷一笔299元,半年后到账,然而等到退押金的时候,支付公司就会设置各种门槛,各种理由拖延甚至拒绝退款,支付公司与代理商之间也会互相推卸责任,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护。
更有甚者,为了得到提成,只管将POS机推销出去,声称没有任何押金,欺骗用户激活设备。
诱导信用卡分期
昨日,银保jian会发布风险提示,提醒消费者警惕信用卡分期服务的诱导。有的银行用“优惠”等字眼包装信用卡分期服务,有的以“提高额度”等词语宣传诱导消费者,有的没有明确标明信用卡分期服务的年化利率。
另外,目前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的电话营销非常频繁。接到电话的消费者通常是银行系统筛选出来的名单。在电话营销的过程中,银行人员有时会使用“提高额度””费率更低“等词语宣传诱导消费者。
然而分期业务表面上看似优惠,实际上转化为年费率可能会更高。一旦用户没有仔细阅读合同条例,很容易被诱导。